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洪荒:绑定七仙,执掌西游 > 第27章

第27章

当今天界,有两重至高圣境:

一为三清共筑的大罗天,一为阿弥陀佛集诸佛之力开创的大觉极乐天。

然而,并非这方天地无人能开创至高圣境。

女娲大天尊作为远古大罗金仙,完全具备开辟至高天的无上伟力。只是她既未创立教派,亦未收纳门徒,因此不曾开辟庇护众生的至高圣界。

人族本就不需外力庇护。只要女娲大天尊永恒存在,人族血脉便将生生不息,跨越无尽宇宙轮回,永世长存。

女娲大天尊的目光依次掠过陆南、孙悟空、嬴政与小龙女。虽只一瞥,四人却都感受到那道目光只为己停留。

"勿忘本心,坚守道念,前路可期。"

"勤修正法,求证果位,终成大罗。"

"恪尽职守,秉公持正,永生可待。"

"不畏艰辛,勇猛精进,得见祖龙。"

四句箴言同时响起,却各入其耳。每人仅闻专属教诲,余者皆不可闻。

女娲大天尊来时霞光万丈,去时杳然无踪。待众人回神,苍穹已复澄澈,恍若南柯一梦。

三藏对菩萨合十浅笑:"此番,尊者当不再阻我前路。"言罢执戒刀踏步向前。

一步一斩,一刀一孽。每道刀光闪过,便有金色人道功德自三藏体内飞向西天灵山。

刀起刀落间,素白僧衣渐染朱赤,佛面溅血。这般修罗景象本该令人胆寒,三藏周身却愈发透出慈悲气韵。

凡俗百姓目睹满山血色,竟觉心安神宁。此乃人间真佛,人道正觉——当受世人香火供奉的佛陀,本该如此扶正祛邪,赏善罚恶。

愿世间善者皆得逍遥,恶徒尽数伏诛。观音禅院数百僧众,躲得过烈焰焚身,终究逃不过因果审判。

恶僧一个不留,全被三藏用戒刀斩尽。

血刃归鞘,三藏松开右手,染血的戒刀直直插入地面。

"佛。"

他双手合十,只吐出一个字。

不再念诵"阿弥陀佛",此刻他心中唯有自己的佛。本心觉醒,佛性生根,外佛皆虚,唯有心佛是真。

不拜灵山诸佛,只敬心中真佛;不守他人戒律,只修本心之道。

西天万佛皆外相,真佛只在方寸间。

陆南抚掌而笑:"师父悟了。"

孙悟空眼中精光闪动,想起当年自己千辛万苦求取长生之术,原以为修道必须依循法门。今日亲见三藏斩尽外魔、明心见性,方知大道至简。

法力易修,道心难证。神通可学,顿悟难求。

陆南笑道:"恶僧伏诛,因果已了。菩萨请回吧。"

说罢素手轻扬,空中现出金光大手,直向黑风山抓去。

转眼间,大手擒着一头紧抱袈裟的黑熊凌空而来。熊精落地化形,竟是个黑脸大汉,反手抽出长枪。

陆南与孙悟空身形一闪,已挡在三藏身前。

那黑熊精佯装拼命,实则身形一晃,卷起妖风便要遁逃。

他虽生得粗犷,却并非愚钝之辈。

方才被人单手从洞中揪出,全无招架之力,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莫非等死不成?

见黑熊精欲逃,孙悟空与陆南却未追赶,只静立观望。

这黑熊精道行不浅,已达太乙天仙之境。

孙悟空、陆南与三藏皆是心头一震,想起当年菩萨用以约束孙悟空的紧箍。

此箍却非紧箍,名为禁箍。

禁锢之禁。

禁箍甫一加身,黑熊精便僵立难动。

陆南凑近孙悟空低语:"这菩萨心术不正。"

"当年口口声声为约束你野性,才赠你紧箍。"

"如今看来,禁箍才更合你用。"

"她分明存心戏弄,专叫你吃苦头。"

孙悟空深以为然,微微颔首。

"胡扯!哪个箍都不适合俺老孙!"

他突然醒悟,瞪向陆南低声斥道。

"你这孽障,胆敢窃取佛门至宝,可知罪否?"

"南海后山缺个守山之神,罚你日夜值守。"

黑熊精保命心切,哪敢不从,忙不迭应下。

"西行取经,切莫懈怠。"

话音落下,观音便领着黑熊精驾云而去,直往南海紫竹林方向消失在天际。

陆南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我来翻译翻译,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我佛门势大,你乖乖待在佛门当个受人敬仰的佛子。"

"若是敢起异心"他故意拖长声调,"那就等着灰飞烟灭吧。"

众人听罢陆南这番解读,都不禁笑出声来。

三藏轻抚念珠温声道:"何必说得这般直白?菩萨尚未走远呢。"

陆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本就是特意说给那位菩萨听的。若真走远了,他反倒懒得开口。

那件锦襕袈裟已物归原主,被三藏仔细叠好收入行囊。悟空被支使着处理满地尸骸——倒非慈悲超度,实是怕腐尸引发瘟疫,祸及周遭百姓。

猴王哪耐烦挖坑掘土,待众人退开后,将金箍棒化作通天巨柱,轰然砸落。整座观音禅院顿时地裂山崩,再搅动几番,所有尸骨尽数掩埋。只是那些残存殿宇,此番彻底化作废墟。

三藏望着眼前荒芜平地,合掌轻叹:"数百年古刹,终因贪嗔痴三毒毁于一旦,可惜可叹。"

陆南不以为然地挑眉:"这禅院本就建在血孽之上,毁了反倒干净。"

"古刹何辜?"三藏摇头,"错在人心。"

"佛法本无过,过在修佛之人。"

"人心如渊,善恶只在一念,佛魔不过转瞬。"

陆南闻言正色,含笑拱手:"师父当真悟了。"

昔年三藏口中的佛,是西天雷音寺的如来;而今他心中的佛,早已超脱形相,化作天地至理。

"此间事了,朕该启程了。"

嬴政忽然拱手辞行,惊得陆南急道:"分别数百载,尚未畅叙别情,怎的就要走?"

嬴政微笑道:"眼下你我各有要务在身。"

"你们师徒西行取经,我那泰山地府尚有万千亡魂待审。"

"桩桩都是要紧事,耽搁不得。"

陆南颔首道:"也罢,那就此别过。"

"待我取经归来,定当亲赴泰山,与君畅饮。"

嬴政点头应道:"好,届时必当扫榻相迎。"

言罢转身踏上烟火长桥,那虹桥载着他渐行渐远,终至泰山天宫。

待虹光散尽,孙悟空已安葬众僧归来。三藏忽觉浑身不适,蹙眉道:

"这附近可有清泉?贫僧满身血污,实在难耐。"

说着抬眼望向悟空,这等差事素来由他操持。

孙行者叹道:"俺老孙就是个劳碌命。"

话音未落便驾云寻水去了。陆南莞尔,挑起行李引着三藏与小龙女在树荫下小憩。

他虽通御水之术,却不愿用于日常琐事。妖魔来犯当以神通相抗,生活琐碎则以凡力应对,各得其所。

不多时悟空携三藏至山涧沐浴。小龙女独占一潭清水,纵使化形白马亦知男女有别。

待众人洗漱完毕,重整行装继续西行。

途中悟空忽问:"女娲娘娘久不现世,此番为何突然降临?"

陆南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许是我们当中有人与她渊源颇深。"

"西游路上牵动的,可是整个三界的因果。"

悟空闻言怔忡,忆起初见女娲时莫名的亲近之感,莫非与己有关?

见行者若有所思,陆南也不多言,师徒几人默然前行。

西行六七日,沿途荒无人烟,好在众人早已习以为常。

天作被,地当床,虽风餐露宿,倒也逍遥自在。

这日黄昏,一行人正欲在郊野歇息。

"咦,前面可是个村落?"三藏眯眼远眺,忽而欣喜道。

悟空与陆南循声望去,齐声道:"确是个村子。"

三藏眉开眼笑:"连日露宿,今夜终得瓦遮头。快些寻户人家借宿。"

小龙女步履轻快地奔向村落。

近前观之,但见:

竹篱交错,茅舍连绵。

古木参天,清溪绕户。

堤边杨柳堆烟,院内繁花似锦。

恰逢暮色四合,牧童驱犊返,鸡鸭归笼声喧。

陆南颔首笑道:"此村人气兴旺,全无妖氛,正宜投宿。"

三藏闻言,心下大安。

众人正欲入村,忽见一负伞少年背着行囊匆匆而出,显是急着赶路。

三藏诧异:"天色已晚,怎的此时远行?"

悟空笑道:"待俺老孙问问。"说罢纵身上前,握住少年手腕。

"小哥这般匆忙要去何处?此处是何地界?"

少年见是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竟不畏惧,焦躁道:"村里没人了?偏来问我?没见我急着赶路么?"

他怒目相向,使劲挣扎,却始终脱不开悟空的手。

悟空难得遇见不惧他的凡人,仍笑嘻嘻道:"莫急莫急。你只说此地名号,俺便放你走。"

那少年也是个犟种,梗着脖子嚷道:"今儿真晦气!先是被支使深更半夜出来寻人,这会儿又撞上你这毛脸和尚纠缠。"

少年气得将包袱往地上一掼,张牙舞爪就朝孙悟空扑去。

孙悟空龇牙一乐,单掌抵住少年天灵盖。任他如何踢打扑腾,连片衣角都沾不着。

少年折腾半晌累得直喘粗气,一屁股跌坐在地,瞪圆了眼睛。

"小娃娃忒倔,早说出此地名号,俺老孙不就放你走了?"

少年别过脸冷哼:"偏不说!有本事弄死小爷!"

陆南在旁看得忍俊不禁,暗赞这少年胆色过人。料想也是头一个敢对孙大圣这般横的凡人。

三藏见少年模样,温言劝道:"悟空,放了他罢。村里总有旁人可问。"

孙悟空扭头瞅瞅师父,又瞥了眼陆南,抓耳挠腮道:"不成不成,这事儿非得问他不可。否则怕要错过机缘。"

陆南但笑不语。三藏见二人这般情状,也不知他们打的什么机锋。

原来早在三藏望见村落前,孙悟空与陆南已察觉端倪。这村子看似寻常,却萦绕着经久不散的仙气。显是有仙人暂居。

西行路上妖魔为劫,仙家是缘。而这少年周身仙气尤盛,定与村中仙人往来密切。此刻夤夜远行,其中必有蹊跷。

少年筋疲力尽,又记挂着要事,只得服软:"罢了罢了!此处是乌斯藏国高老庄,能放我走了么?"

孙悟空眨着火眼金睛,嬉皮笑脸道:"还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