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海的倒台,如同在江南这潭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京城。
当林文正罗列周承海构陷忠良、贪墨军饷、结党营私等十数条大罪的奏章,连同为沈文渊鸣冤的详实证据,以八百里加急送至御前时,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
陛下震怒!当即下旨,将已押解进京的周承海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并着三司会审,务必查清沈文渊旧案全部真相。同时,明发上谕,褒奖林文正“忠直敢言,办案有力”,并追赠沈文渊为太子少保(虚衔),以示抚恤。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京城权贵圈中炸响。
沈文渊案的重审与昭雪,意味着先帝晚年的一桩“定案”被推翻,更牵扯出当年可能存在的权臣弄权、构陷忠良的丑闻。许多与当年之事有所牵连,或与周承海过往甚密的官员,皆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牵扯进去。
而更让某些人坐立不安的是,随着周承海的倒台,他在江南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也随之土崩瓦解,空出了大量的权力真空和利益链条。新一轮的博弈,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暗流汹涌。
在这纷乱的局势中,沈青禾的名字,也第一次正式进入了京城顶级权贵的视野。“沈文渊之女”、“沉星淀异象的亲历者”、“林文正力保之人”,这几个标签让她身上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
钦差行辕内,沈青禾的生活看似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周承海已倒,父亲的追赠旨意也已下达,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她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开始。
聿先生再次悄然来访。这一次,他带来的消息更为深层。
“周承海在天牢中,并未完全招供。”聿先生神色凝重,“他只承认了构陷沈公的部分罪行,但对于幕后指使,以及……关于世子的隐秘,始终三缄其口,似乎在畏惧什么。”
沈青禾蹙眉:“他在保护京中的同党?还是另有隐情?”
“或许兼而有之。”聿先生道,“据我在宫中的眼线回报,陛下对沈公追赠的旨意下达后,太后娘娘曾召陛下入慈宁宫长谈许久。而当年,与先帝最为亲近,并能影响先帝决策的,正是这位太后娘娘的娘家——承恩公府一脉。”
沈青禾心中一震!太后的娘家?难道当年构陷父亲的幕后黑手,竟牵扯到如此高的层面?
“此外,”聿先生压低了声音,“关于沉星淀异象,钦天监已有初步结论上报,并非地动或妖物,而是……引动了某种古老的星辰之力所致。这份结论被陛下留中不发,但显然,陛下对此事的关注,远超寻常。”
星辰之力!这几乎直指星源秘境的存在!陛下留中不发,是信了?还是不信?抑或是……在权衡?
沈青禾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她原本以为为父昭雪后便能稍得安宁,却不料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更大的、更危险的漩涡中心。
“先生,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沈青禾看向聿先生,此刻,他们是真正的同盟。
“京城的水,已经被搅浑了。”聿先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对我们而言,是危机,也是机遇。周承海倒台,江南权力洗牌,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安插我们的人手,掌控一部分力量。同时,京城那边,也需要有人去应对。”
他看向沈青禾,语气意味深长:“林文正不日将奉旨回京,禀报案情。他必然会带上你,作为沈公遗孤,面圣谢恩,并……或许会被陛下亲自垂询。”
面圣?!
沈青禾呼吸一窒。这是她从未想过的事情。直面当今天子,那个可能对星源秘境产生兴趣,其父辈可能与父亲之死有关的皇帝?
“陛下……会问什么?”她声音有些干涩。
“无非是沉星淀异象,以及你父亲是否还留下其他遗言或遗物。”聿先生分析道,“星源秘境之事,绝不可提。你只需坚持之前的说法,异象乃父亲显圣,天意示警。至于遗物……你可坦言部分无关紧要的手稿已毁于当年抄家,你手中仅存一些父亲关于星象地理的随笔心得,并已呈交林大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陛下若问起聿某……你可如实告知我于你有庇护之恩,但不必深言我之背景目的。陛下若真想查,自有他的渠道。”
沈青禾默默记下,心中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面圣,一言一行皆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
“我明白了。”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不必过于忧心。”聿先生宽慰道,“你如今是忠良之后,陛下为彰显仁德,明面上不会为难于你。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次机会。或许……你可以主动提出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请求陛下,允许你整理父亲遗作,编纂成书,刊行天下,以彰其学识,慰其在天之灵。”聿先生缓缓道,“此举合情合理,既能进一步为你父亲扬名,也能借此机会,将一些关于星象地脉的‘正确’知识公之于众,潜移默化,引导舆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绝佳的,让你可以‘合理’地接触和研究相关领域,并拥有一定话语权的身份!”
沈青禾眼眸一亮!编纂父亲遗作!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既能掩盖她研究星钥和秘境之秘的真实目的,又能让她从一个单纯的“受害者”、“遗孤”,转变为一个有具体社会角色和事业的人,大大提升她的地位和自主性!
“先生此计甚妙!”沈青禾由衷赞道。
“这只是第一步。”聿先生道,“到了京城,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远比江南复杂。你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拥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和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沈青禾一边继续修炼,熟悉星钥,一边在林文正的帮助下,开始初步整理父亲留下的、那些可以公开的笔记和手稿,为未来的“编纂”工作做准备。
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京城的消息。周承海的案子仍在审理中,牵扯出的官员越来越多,朝堂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而关于她即将随林文正入京的消息,也不知被谁泄露了出去,引得京城各方猜测纷纷。
风暴眼的中心,似乎正从江南,转向了那座巍峨的皇城。
沈青禾知道,一段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旅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