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94章 技术进步到这个节点,潮流大势不可挡

第294章 技术进步到这个节点,潮流大势不可挡

第294章 技术进步到这个节点,潮流大势不可挡

就在嘉宁市一系列新举措的发布,引发的讨论与争议热度尚未消退之际。

半个月后,在俩会即将到来的一周前,国家层面的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更具震撼性的文档—一《关于人形机器人相关税收及社会保障征缴的试行办法》。

这份国家层面的新法,无疑是对嘉宁市先行先试探索的强联动,也是为将来全国范围内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普及浪潮,进行顶层设计和铺垫。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事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肯定在会上正式一锤定音,落地是铁板钉钉的了。

一时之间,不单单是嘉宁市的企业家,全国各地的企业家、社会研究机构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研读解构。

新法的内核要点是确立“机器人劳动单位”身份,首次在法律层面,将具备特定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明确定义为“新型生产设备兼虚拟劳动单元”,为其相关的税费征收提供法理依据。

新法明确要求企业为其购置并投入使用的符合标准的人形机器人,依法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参照特定标准,并支付“虚拟劳动报酬”。

这个“虚拟劳动报酬”的分配机制是法案最内核,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企业支付给机器人的“虚拟劳动报酬”将作为“机器人专项附加税”上缴国库。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专项附加税”是不跟地方分的,而是直接全部进入国库,等于是国家层面把最内核的蛋糕分配权收了上去。

这预示着以后完成了过渡期阶段,进入全民发钱时代的分配权,不但从企业老板们的手里收回了,也不给地方,而是国家统一调度,会有一个全新的机构单位专门来做这个事情。

显然,这也是一众资本、企业老板、富人们感到“存在危机”的内核因素。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与国家展开博弈的最大筹码,所谓“百万曹工之所系”的情况就此消失了。

以后的社会形态,就业率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占比会越来越低。

在机器人生产力时代,人的失业率越高反而代表了机器人平替进度越高,代表着转型过渡的进度,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新法的税收用途导向明确,机器人的税收将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技术转型期劳动力的再培训、以及支持类似嘉宁市保障性住房和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等。

国家层面重磅发布的机器人税收试行办法,与先行示范的嘉宁市地方实践高度联动结合,已然清淅地勾勒出了一个应对未来生产力巨变的全新顶层设计蓝图。

机器人成为纯生产者: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创造产品和价值。

企业获得效率与利润:企业通过使用机器人,获得远超人工的效率和更低的综合成本(即使考虑了税费),从而提升竞争力和绝对利润。

国家则获得新增税源:通过机器人税,国家从机器人的高效生产中,获得了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巨大财政收入。

社会获得再分配资金:这笔新增的巨额税收,被用于强化全社会保障体系,譬如可能失业或已经失业的群体、如失业金、保障房、社区服务等。

在全新的分配机制蓝图之下,人转向纯消费与更高层次追求。

被机器人替代下来的人,即使暂时没有工作,也能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获得基本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和消费能力,从而保证了社会总须求的基本稳定,也为他们学习新技能、查找新岗位或从事创造性、服务性工作提供了缓冲期和经济基础。

总而言之,就是要创建一套“机器人生产,人类来消费”的良性双循环体。

这个逻辑链条的清淅呈现,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更为强烈和深远的大讨论。

支持者欢呼盛赞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是划时代的设计,将技术性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危机,转化为了推动社会福祉普遍提升的契机。

承认了机器作为主要价值创造者的现实,并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全新分配关系。

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这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对大规模失业导致社会崩溃的恐惧,为平稳过渡到高自动化社会、高度生产力发达的社会提供了强力保障。

也促进社会公平,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将机器人创造的财富更直接地用于民生保障,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当然,反对与批评的声音从来都不缺。

所谓的企业家们直呼这是对企业活力的极大压制,企业自己掏钱买了机器人,还要机器人继续交社保,还有那80的“机器人工资”作为专项附加税收,实际上是对企业资本投入和效率提升的“惩罚”机制。

这会严重挫伤企业对技术升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这等于告诉企业,你效率越高,我征税越多!”一位知名财经评论员如是指出。

关于“养懒汉”论也因此再度迎来升级。

批评的声音危言耸听地表示,全国性的保障体系一旦创建,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伦理,导致进取心普遍丧失,社会陷入停滞。

还有人担忧如此高的税率可能会阻碍更先进、更高效的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因为企业投入研发的回报预期因高税收而大打折扣。

不用想,这种论调声音,其背后必然是有资本在暗中推手的。

因为这个事情,唯独最不利的一个群体,就是他们,拼命阻挠是肯定的。

不过科技发展到了这个节点,大势所趋,这是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此外,关于执行难度与公平细节的讨论也十分火爆。

如何精准界定“符合标准”的机器人?

如何防止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规避“虚拟劳动报酬”的认定?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机器人如何制定差异化的税费标准?

这些细节问题充满了挑战,同时也是客观事实,是以后必须要面对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敢于迈出第一步踏入一个全新未知领域至关重要,这是一切的前提。

这个事情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心情是五味杂陈的。

一方面,看到了国家出手创建保障网,对于未来机器人换人后的生活有了安定感,不再象过往那样充满未知的恐惧。

但另一方面,也对“机器人税”能否真正足额征收、保障资金能不能公平有效地分配到需要的人手中,对此充满了担忧。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深刻的身份焦虑和存在感危机。

如果大多数工作都能被机器人取代了,那么“我”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如果仅仅依靠保障金生活,人生意义又何在呢?

社会是否会分裂成少数管理、创造机器的精英和大多数依靠保障的“闲散”人群呢?

国家在这个时候发布机器人税试行办法,以及嘉宁市先行示范,明眼人都知道,这与元界智控有着巨大的关系。

是这家公司把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了如今的先进程度,才让这一切有了现实基础。

自然,元界智控包括陆安,处于浪潮之巅和风暴眼的中心。

时间来到3月份,大会如期召开。

陆安也去参会了,这次的大会备受关注的议题焦点之一,便是机器人税的试行办法。

果不其然,与外界大多数人预期的一样。

试行办法在会上顺利通过,同时通过的还有嘉宁市先行示范这个事情。

不过机器人税试行办法并非是直接全国生效,而是率先在先行示范的嘉宁市生效。

无论是先知先觉、后知后觉、还是不知不觉的人,事实就是,时代已经翻开一页崭新的篇章。

嘉宁市的先行示范,国家发布的机器人税新法,构成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未来社会转型图景。

争议不会停止,挑战依然巨大,但趋势已然不可逆。

生产力的列车在劳动型人形机器人的推动下,正轰鸣着驶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嘉宁市作为先行者,率先点燃了探索的烽火。

国家层面的法规,则为这趟旅程铺设了初步的轨道。

前方的路,是荆棘密布还是坦途万里,没有人知道,只有去了才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旧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模式正在被打破。

一个由机器人作为主要生产者、人类社会必须重新定义自身价值和分配规则的新时代,已经露出了它的地平线。

所有人,无论是欢呼、担忧还是抗拒,都被裹挟在这股历史洪流之中,不得不开始思考,在机器轰鸣的背影之后,人类自己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这场关于机器人、税收与保障的大讨论,仅仅是一个开始。

3月9日周五。

陆安走出会场,这次的大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过陆安参会的事项及其议题已经在今天结束,他也准备返回嘉宁市。

就在他走出会场的时候,蹲点已久的一众媒体记者看到陆安出现,顿时扛着相机蜂拥而至。

媒体界人士都知道陆安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而且几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

但他又是这个时代最不可忽视的人之一,好不容易在开会期间看到真人,这可是移动的新闻头条,那些记者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随行的仿生人保镖们立刻反应,表现的相当专业。

形影不离的灵曦则是在陆安身边,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第一时间保护他,没有人会察觉也没人觉得灵曦这看起来就是一个身子娇柔轻盈的“随身秘书”会有什么战斗力,但这恰恰也是最好的伪装保护色。

灵曦反而是一众仿生人保镖当中,战斗力最彪悍的,因为她的智能内核版本最先进,翻身躯体的材料也是最先进的。

却说此刻,一众媒体接着蜂拥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同时手里的相机也是咔咔咔的按个不停。

记者们询问的问题焦点,赫然便是机器人税新法试行办法、嘉宁市先行示范这些当下最热点的事情。

陆安这次参会,他与会的一些议题基本都与此有关,然后就是关于航空航天事业。

明眼人都知道,机器人普及上岗,肯定是用的元界智控打造的人形机器人。

因为现在全世界技术最先进人形机器人,就在元界智控,也只有元界智控的人形机器人具备上岗的技术标准。

在外界众多猜测纷纭之中,有不少人就推测,机器人税新法这个事情,陆安肯定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

此刻,陆安止步抬手压了压,一众记者方才先后止声,话筒纷纷提了过来,排在后面没抢到前排的一些记者纷纷架起“长矛”话筒递了过来。

陆安环视一众媒体有条不紊地说道:“国家出的这一系列举措,是对生产力发展方向和社会治理模式的高效反应与及时确认,也为企业界提供了清晰的长期预期。”

“短期看,或许会增加企业的显性成本,但长期看,一个稳定、和谐、具备持续消费能力的社会,才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最肥沃土壤。”

陆安顿了顿,进一步强调道:“元界智控从一开始就坚信技术应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而不是取代人之后将人抛弃。”

“我们现在要思考的,不是如何阻止机器人,而是在机器人承担了绝大多数重复性劳动后,人类如何转向更需要创造力、情感交互和复杂决策的领域。”

“教育体系、职业培训乃至整个社会文化,都要为此做好准备。”

陆安再次停止发言,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再次说道:“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节点,我个人也愿意贡献一份新的力量,我决定自掏腰包出一笔钱,资助相关机构研究与机器人时代相匹配的新职业技能和人才培养模式。”

“元界智控未来也会与相关单位或机构展开合作,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机器人租贷方案,以缓解中小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加速机器人的普及应用。”

就在他的话音刚刚落下,一位记者赶忙问道:“这种直接给人发钱的策略,财政负担会不会太重了?债务积累太多,宏观经济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对此您怎么看待?”

陆安闻言,看向了那位提问记者,旋即回道:“我首先说结论,不会!”

“人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领到钱后,将会很大比例转化为消费支出使市场繁荣,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长。”

“这种财政收支形成的螺旋效应,你把钱发出去,比如说每增发5000亿,这5000亿带动的消费和新增的投资,因为市场繁荣了嘛,那么做生意的人就会扩大投资,进而收到的税也会增加。”

“你发出去5000个亿,最后收回来2500亿的税,所以你发5000亿的债务实际增量只有2500亿左右,那么它导致赤字的积累并不快。”

陆安顿了顿,有条不紊地补充道:“再一个就是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苦哈哈的旧观念,有机器人替人干活了,你还要跟机器人抢着打螺丝这不是没苦硬吃吗?国家给你发钱,你就该玩玩,该吃吃,该喝喝,扩张消费。”

“玩这件事,它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我们这个时代技术进步非常快啊。”

“更重要的是,你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名堂,本身就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价值,就是消费的价值也是非常巨大且不可或缺的环节。”

大约十来分钟后,陆安结束了这次临时的采访,记者们再次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

不过在仿生人保镖们的开路下,陆安一路顺畅进入了他的专车座驾扬长而去,在场的记者们见状,也都纷纷散去。

陆安的采访在不久之后,被刊登到了个媒体上报道,也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

勤劳致富一直以来都是绝对正确的观念,如今却说这种观念过时了,这的确是极大的冲击了人们现有的认知观念。

这种新观念与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也从侧面充分折射了当下正处于技术革新、生产力革新的剧烈变革节点中。

观念的扭转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但技术进步已经来到这个节点,那么时代的大趋势会推着人们扭转观念,因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大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